新概念英语

NewConceptEnglish.com

"Pardon"及相关表达深度讲解

英语礼貌用语详解

"Pardon"及其相关表达是英语中重要的礼貌用语,在不同情境下有着特定的用法和含义。

主要表达解析

1. Pardon

最基本的请求原谅或请求重复的表达,语气相对随意。

用法1: 请求对方重复所说的话

例句: Pardon? I didn't catch what you said.

翻译: 抱歉?我没听清您说的话。

用法2: 为轻微过失道歉

例句: Pardon my interruption.

翻译: 请原谅我的打扰。

2. I beg your pardon

比"Pardon"更正式的表达,可用于多种情境。

用法1: 正式请求重复(常带升调)

例句: I beg your pardon? Could you say that again?

翻译: 对不起,您能再说一遍吗?

用法2: 为较严重的错误道歉

例句: I beg your pardon for my rudeness.

翻译: 请原谅我的无礼。

用法3: 表示异议(带降调)

例句: I beg your pardon, but that's not correct.

翻译: 恕我直言,那是不正确的。

3. Pardon me

比"Pardon"更完整的形式,用法与"Excuse me"相似但更正式。

用法1: 礼貌地引起注意

例句: Pardon me, could you direct me to the library?

翻译: 打扰一下,您能告诉我去图书馆怎么走吗?

用法2: 请求让路

例句: Pardon me, I need to get past.

翻译: 劳驾,我需要过去一下。

用法3: 为轻微过失道歉

例句: Pardon me for stepping on your foot.

翻译: 请原谅我踩了您的脚。

三种表达的区别

表达 正式程度 常用场景 语气特点
Pardon 较随意 日常对话,请求重复 简洁直接
Pardon me 中等正式 引起注意,请求原谅 礼貌周到
I beg your pardon 非常正式 正式场合,严重错误 郑重其事

对比示例:

随意场合: "Pardon? What did you say?"

一般场合: "Pardon me, could you repeat that?"

正式场合: "I beg your pardon, I didn't quite understand."

与"Excuse me"和"Sorry"的对比

表达 使用时机 正式程度 典型用法
Excuse me 事前使用 日常用语 打扰前,请求注意
Pardon me 事前/事中 较正式 轻微打扰,请求原谅
Sorry 事后使用 日常用语 道歉,承认错误
I beg your pardon 事中/事后 非常正式 严重错误,正式道歉

相关表达

Forgive me

用于请求原谅更严重的过错,语气诚恳。

例句: Forgive me for my thoughtless words.

翻译: 请原谅我那些欠考虑的话。

My apologies

比"Sorry"更正式的表达方式。

例句: My apologies for the delay.

翻译: 对于延误我表示歉意。

I do apologize

强调性的正式道歉。

例句: I do apologize for any inconvenience caused.

翻译: 对于造成的不便,我深表歉意。

练习与应用

请根据情境选择适当的表达:

  1. 在正式会议上没听清发言人的话,你应该说:______
  2. 在拥挤的地铁里需要别人让路时,你可以说:______
  3. 不小心把咖啡洒在别人衣服上时,你应该说:______
  4. 在朋友间的 casual 谈话中没听清对方的话,你可以说:______
  5. 需要纠正长辈的错误观点时,开头可以说:______

参考答案:

  1. I beg your pardon?
  2. Pardon me / Excuse me
  3. I'm so sorry! / I beg your pardon!
  4. Pardon? / Sorry?
  5. I beg your pardon, but...

总结

"Pardon"及其相关表达是英语礼貌用语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,从随意的"Pardon"到非常正式的"I beg your pardon",每个表达都有其特定的使用场景和语气特点。掌握这些表达的细微差别,能够帮助学习者在不同社交场合中更加得体地进行交流。在实际使用中,需要根据场合的正式程度、关系的亲疏以及错误的严重性来选择合适的表达方式。